在世界美食之都淮安,有一口令人难忘的鲜美滋味,皮薄蟹鲜,汤汁丰盈,一步三晃,这便是河下汤包。90后刘治纬是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汤包制作技艺(河下汤包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也是家中第四代守住这口鲜美滋味的人。始终保持学徒般热忱的态度,是他对河下汤包最执着的守护。
会“跳舞”的汤包
凌晨三点,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刘治纬忙碌的一天便开始了。做汤包的第一步就是熬汤,这也是好味道的关键。
用猪皮、蟹黄蟹肉、草母鸡、五花肉等20多种原料小火熬汤,煨焐成胶质状时,已是上午八点。让汤冷却一个小时,便可以碾成泥糊状。上午九点,刘治纬开始和面、擀面皮、包包子。只见他一手拿着洁白圆润的包子皮,一手熟练地包入馅料,汤包留有“鱼口”,呈菊花形。
放入蒸笼蒸制几分钟,诱人的汤包便出炉了。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到里面丰盈的汤汁在晃动,仿佛会跳舞一般,汤包的“鱼口”涌出一汪橘色的汤汁,令人食指大动。
河下汤包怎么吃?也是有讲究的。刘治纬总结道,“把汤包轻轻提抓入碟中,千万不要弄破了,用我们的嘴巴去吸汤包的‘鱼口’,汤汁吸完,在勺子中放入少许醋,筷子卷起汤包,一勺吃下,蟹肉鲜美,面皮柔韧,让人回味无穷。”
这口鲜美也吸引了各地食客,刘治纬坦言,一天下来,从早忙到晚是常有的事,“我觉得做河下汤包最难的地方在于持之以恒,需要始终保持一个学徒的心态,认认真真去对待每一个步骤,这才是最重要的。”
让后人尝到传承200多年的好味道
刘治纬会做汤包,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们家从太爷爷那一辈开始,就在做河下汤包了,从他记事起,爷爷也一直在和汤包打交道。上学的时候,他常常到汤包店里给长辈们打下手。2016年,他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中,开始系统地学习河下汤包的制作技艺。
河下汤包始创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著名文人朱自清在《说扬州》一文中给予河下汤包高度评价:“北平淮扬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却少见;那实在是淮阴的名产,扬州不该掠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河下汤包的传统精髓仍在,但也融入了新的工艺。比如,祖辈那个年代,仅在每年秋冬季可以制作汤包,因为汤汁需要冷凝。而如今,一年四季都有螃蟹卖,汤汁可以放到冷藏室冷凝,汤包还可以在网上销售。作为年轻人,刘治纬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我们传统的汤包都是以荤的为主,今年我在参加厨师大赛时,又研发出了一包两吃。汤包的面皮是拼色的,一半青色一半白色,一个汤包能够吃出两种味:一个是蟹黄蟹肉味,一个是荠菜的清香味,比较符合现代人健康的饮食习惯。”
如今,好这口鲜味的吃客不见少,愿意学做河下汤包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刘治纬说:“在外界看来,做汤包比较辛苦,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学,但我希望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愿意去做一盏灯,碰到真正愿意学这项技艺的人,我会毫无保留地去传授给他们,因为我希望后人也可以吃到这口传承了200多年的好味道。”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张然/文 钱念秋 何刘 施向辉/摄 李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