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因江而生,依江而兴。长江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滚滚东流,兴盛之时,拐了个弯,将泰兴拥入怀中,为当地提供丰富的水源。然而,自古以来在食江之利的同时,泰兴也饱经江潮水患冲击。
“别看我们现在所在的长江虹桥三桥段风景如画,已经成了一个休闲胜地。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洪涝灾害还依然不断。”吴爱国——虹桥水利站站长。20多年前,他是原新市镇的一名农业水利工作人员,多次参与了抗洪工作。在他的印象中,那时长江三桥段在内的蒋华、七圩沿江十五公里,还是土堰,只有分框的小圩堤,无挡潮洪的连片江堤。
“我们当时建设的圩没有达标讲究,都是土渠土坝,而且建设起来不仅仅是一道圩两道圩甚至有六道圩,洪水上岸漫过我们第一道圩的时候,我们后面接着有二道圩、三道圩。”吴爱国回忆说,每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他们放在首位的工作就是安全度汛。尽管汛期各地都加强了巡查,但人防不如堤防。江堤的单薄,导致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渗漏决堤现象。“每个时段根据来潮的时间、来潮的点位、隐患的点位进行蹲点值守,但发现洪水漫溢土坝的时候,我们就以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唤起周边群众的参与,所有的村民听到锣声,用家里的门板、铁锹、蛇皮袋等到江堤进行围堰值守。”
据《泰兴市水利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党和政府把江岸治理摆到水利建设的首要位置。自1950年以来,全线大规模的调整、改线、加高、培厚就有7次,尽管如此,当时江堤高度只有4.5米,顶宽不足1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洪涝灾害依然不断。当时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对江堤培厚增高。
根据省和泰州市的统一部署,泰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率先在全省实施江堤达标建设,即以江堤、江闸、江涵为主要内容的“三江”工程。根据泰兴的水位高度,当时设计泰兴段江堤从原来的四米五升到七米三,外面再加四十公分的挡浪墙。顶宽从原来的不足一米加到七米,外部用石头混凝土护坡,内部植树种草。
这次江堤培修工程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时间紧、施工制约因素多,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团结一心、只争朝夕、奋力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争时间、抢速度、保质量,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中央防办将泰兴江堤达标建设工程作为全国的样板,在泰兴召开现场会,中央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称赞:江堤建设全国看江苏、江苏看泰兴。“当时总结的时候两句话记忆犹新,就是万众一心建江堤,抗洪精神代代传,这两句话我到目前为止是记忆犹新的,也感到我们当时市委市政府,做出这个重大决策,群众也拥护,领导自己干下来,这项工程确实是对人民有益的,人民江堤人民建,建好江堤为人民。”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泰兴市水利局局长吕炳生介绍,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市委、市政府就开展了万人看江堤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看江堤、庆国庆、话发展、讲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兴市继续大力推进沿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新增排涝能力48立方米每秒。2017年完工的马甸节制闸改造工程,实现了枯水期的自动引水,提升了枯水期下游的水质质量,获评泰州水利系统首个“大禹奖”。
曾几何时,长江岸线被当作“金矿”开发,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泰兴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延续“万众一心筑江堤”的精神,对24公里长江堤防及堤顶公路进行了维修加固。依托江堤实施12公里沿江生态廊道工程,堤防也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长江生态廊道滨江段就是其中的典范。泰兴市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标准实施了长江生态廊道工程,把岸线清理整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将一道道伤疤修复为一道道风景线,长江泰兴段实现华彩蝶变。
市长江生态廊道工程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堤外进行生态修复,实现“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工厂变绿地”;堤顶形成8米宽机动车道、3米宽彩色沥青跑道的江堤走廊,同时实施挡浪墙改造,由原来的7.9米提升到8.3米;堤内按照“生态 ”的建设理念,恢复湿地3000亩、植树造林1200亩、绿化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形成“一带三区”的大江风貌,即12公里生态林带和生态产业融合区、生态田园风光区、生态人文体验区。“我们延续泰兴人‘万众一心筑江堤’精神,坚持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绿色作为本色,把生态作为底色,堤防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这既是泰兴市‘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成果,更是惠及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马书宁感慨道。
心中有美好,满眼绘风景。从“靠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到“还江于民、拥江入城”,生态伤疤蜕变为绿色财富。“现在看到我们的江堤我很开心,过去我们搞的是50年一遇,现在搞的是100年一遇,但是我们还要有忧患意识,把这个地方在现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这个地方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对外开放,全市人民旅游观光、安居乐业的地方。”吕炳生说。
编辑:姜景旸 王晶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