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时的意外发现,为汉代姜堰地区的繁荣提供有力证据
青铜壶底部铸款“田三”。
汉代青铜壶外观。
近日,姜堰区博物馆清理修复文物时,意外发现馆藏的汉代青铜壶底部铸有“田三”的姓名。姜堰区博物馆馆长陈炜说,这是姜堰首次发现有先民名字的文物,距今约2000年。
据了解,姜堰区博物馆共有文物5300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165件(套)。考虑到馆藏的部分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害,2022年,区博物馆申请获得国家文物保护资金90万元,用于馆内金属文物修复。前期,专家修复青铜壶,仔细除去表面锈蚀层,发现青铜壶底部有“田三”字样。“这是姜堰馆藏文物中唯一有汉代人身份信息的文物,十分罕见。”陈炜说,“田三”是先民名字,名叫“田三”或者姓田排行老三,“当时,‘田三’拥有这件青铜壶,说明其生活富足,这也是汉代时期姜堰百姓生活水平的见证。”
“这件青铜壶是在官庄出土的,主人用于盛酒或水,壶重2.655公斤,口径10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3.5厘米,高26厘米。”陈炜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泰县官庄乡官庄大队(现属姜堰区天目山街道官庄社区)农民挑河挖沟时,发现了地下深处埋藏的青铜壶,同批出土的还有青铜甑、青铜把杯,生产队干部把它们捐给县文物主管部门。后经文物专家鉴定,三件文物均属汉代时期,距今约2000年。青铜甑、青铜把杯因品相较好,对地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成为国家三级文物。青铜壶锈蚀严重,此次修复后也将申请评定国家级文物。
“泰州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比较少,铸有姓名的就更少了!”陈炜介绍,据相关史料记载,姜堰田姓多数是明代从苏州迁来,如今集中居住溱潼地区,此次发现说明姜堰汉代就有田姓先民在此生活。这把青铜壶为了解2000年前汉代平民生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也为汉代姜堰地区的繁荣提供有力证据。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