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荔枝网评:解锁千年文化“密码”,让古老大运河在新时代更“city”-凯发平台开户

凯发平台开户 > 专题 > 文章详情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荔枝网评:解锁千年文化“密码”,让古老大运河在新时代更“city”

2024-07-14 17:58:56 来源:荔枝新闻

 特约评论员/王冰

悠悠运河,千年文脉。近日,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举办。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年来,从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到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再到借助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活化利用中彰显出古今共融的大运河文化魅力。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解锁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精神密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千年流淌大运河,文运隽永今胜昔。作为“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中国大运河‌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见证了千百年来物资的交流、人员的交往和文化的交融,迄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至今千里赖通波。多年来,江苏扛起“原点”担当,围绕大运河率先编制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编纂出版全国首部运河通志;设立全国首只、初始规模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为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全覆盖省份……不仅打造了多个“唯一”和“第一”,更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江苏样板、江苏经验,让“流动的文化”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运载千秋今更好,锦帆明日向天涯。犹记得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江苏传承运河千年文脉,不断丰富大运河文化,扛起了这一光荣的时代使命,向着“让古运河重生”的目标砥砺前行。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次第建成开放,到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千年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从不同角度展现运河之美……古“运”绽新韵,千年大运河既有历史的古韵,也有现代的时尚,正在进行一场全方位、全时空的“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中国的故事,要有最世界的表达。眼下,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入境游的热度逐渐攀升,中国文化魅力让“china travel”热潮走红海外,“city不city”等热梗席卷网络,外国游客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中国旅游的经历,向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中国。如何把握好这一“流量密码”,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一方面,要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向“新”而行、择“绿”而立,让运河文化融入城市,为城市发展注入“水动力”,努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幸福河”。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讲好新时代大运河焕新蝶变、和合交融的故事,推动国际运河文明交流互鉴、世界运河城市合作发展,让全世界听见大运河川流不息的声音,向世界展示更加生机勃勃的中国。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流淌的大运河,本身就是一条“活起来”的文化之河,连通过去和现在,流向世界和未来。重获新生的中国大运河,欢迎海内外游客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亲眼看看这条千年运河“city不city”。迈步新征程,让我们共赴大运河千年之约,持续讲好人与河共生、共融、共兴的大运河故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擘画人城共同繁荣的崭新画卷,在神州大地上“苏”写“千年运河”的时代华章。(王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