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现场,中国大运河正式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年6月22日,“大运河长子”扬州和沿线35座城市一起迎来了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特殊日子。当天,“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举行。王平、单雯、郦波等嘉宾受邀来扬参加活动,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他们眼中的大运河和戏曲、文化、诗歌以及那些关于扬州的故事。
一座从“根”上就懂戏的城市
——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
王平
“大运河是了不起的水工奇迹,促进了文化、经济、工业、农业等多领域的繁荣交流。”王平说,京剧的发展繁盛与大运河密不可分。早期的徽班通过大运河北上进京为乾隆祝寿,经过各地剧种腔调的互相切磋、创新发展,才有了如今集各种剧种亮点于一身的京剧,“如果没有这条大运河,京剧的发展可能会很慢。”
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王平说,这是一座从“根”上就懂戏的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戏曲艺术的交流互动,让这座城市爱看戏也会看戏,“其实京剧等很多戏曲都吸收了扬州曲艺剧目的精华,如音调、旋律等。我很乐意到扬州来演出交流,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创作出更多与大运河相关的故事,为赓续大运河文脉,传承大运河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出一份力。”
作为一名七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始终觉得肩头仍有一份责任。“除了青年演员需要接班,其实观众也需要接班,要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学生乃至小学生喜欢上京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王平说,他会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素材,去努力挖掘更多“闪光的配角”,去放大,去创作,为用心讲好大运河故事贡献一份力。
让全世界知道传统文化的力量
——国家一级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
单雯
一曲醉梦千城染。作为中国昆曲新生代最出色的旦角之一,单雯说,昆曲是“百戏之母”,发源于苏州,老一辈的艺术家沿着奔涌不息的大运河,去沿线城市表演互动,让昆曲得以延续和发展。“可以说大运河是昆曲密不可分的血脉。”单雯说,她的儿时印象中,“家门口”流淌悠悠运河水,往来船舶的声音至今让她难忘。
从学生、演员到成为老师,单雯的身份在转变,但她对戏曲艺术的传承责任始终未变。她说:“就如同这条奔腾千年的运河一般,始终连接着两岸沿线的人们。”
谈及来了许多次的扬州,单雯说:“扬州的变化巨大,发展迅速,大运河畔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运河三湾公园,有着浓厚的运河文化韵味。”
单雯感慨道:“作为‘运河长子’,扬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出文化的地方。希望运河沿线城市的曲艺人可以携手努力,让全世界知道传统文化的力量。”
运河有四“yun” 输运国运诗韵意韵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
郦波
“大河之上寻李杜,千载而下长精神。”2024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日子,受邀前来扬州参加“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郦波专门创作了一首小诗。
聊起奔涌千年的大运河,郦波觉得,在运河边长大的童年是他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还重点分享了自己所理解的运河之四“yun”,包括输运、国运、诗韵和意韵。
“输运”,运河最初是运兵、漕运和盐运。而沟通五大水系,贯通中国南北的运河,对于中国大一统的民族文化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便是“国运”。而大运河的“诗韵”,则是因为李白、杜牧等诸多诗人南来北往,走的是一条“青春扬州路”,追寻心中的理想和诗味。大运河的流淌和延伸,让大批诗人留下了大量的千古名句。而这最后的“意韵”,则留存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名胜古迹、历史遗存、工业遗存、民风民情、宗教文化等多领域,每个领域的“意韵”最终都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郦波说:“可以说大运河的输运之功、国运之力、诗韵之美和意韵之深,在人类的运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提到扬州,郦波盛赞,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唐代的扬州就有着“扬一益二”之誉。很多诗人在扬州留下足迹,盛唐三大明月诗,两首是在扬州写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毫无疑问是在扬州写的。另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最为精短。李白25岁到扬州,一个深秋的夜晚,在扬州的驿馆病倒了,就写下了《静夜思》。
江苏是大运河核心段,历史遗存丰富,作为一名江苏学者,郦波说,弘扬运河文化,他责无旁贷,“能以‘何以中国’之名,见运河文化之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越来越丰富,通过立体化传播矩阵,让运河文化流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写这本书,我把大运河‘走’了一遍”
——国家一级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马伯庸
马伯庸
“我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做《两京十五日》,就是以明代大运河作为主题,描写的是一个明朝太子花了十五天时间,通过运河从南京赶到北京的故事……”马伯庸在扬州畅谈大运河文化,并解密其作品《两京十五日》与大运河之间的渊源。
马伯庸被称为“文字鬼才”,文字充满奇趣,其作品主要为历史类小说,还有杂文、小品文、散文等,《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长安的荔枝》《古董局中局》等多部作品走红网络,有的被改编成影视剧本,有的获得过周票房冠军。“为了写这本书,我把大运河‘走’了一遍,当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行走,我选择了运河沿线特别重要的节点进行了实地查勘和走访;同时,在史料中找寻,与先贤对话……”
马伯庸说,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大运河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运河是《两京十五日》这本书的灵魂所在,里面的角色、情节等都是围绕大运河展开的。他一直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自己也借写作机会挖掘和了解了大运河背后的文化底蕴。
谈到在今天信息爆炸且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时,马伯庸表示,要挖掘古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思考,让现代人产生共鸣。比如,大运河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沟通南北,让南方和北方的种种特产畅通起来,扬州盐商可以享受到塞北的皮毛,用到辽东的珍珠;同时,北方的边塞军人可以用上南方运来的铁器和各种药材。
马伯庸说:“讲好大运河故事,就要站到古人站过的地方,看他们看过的风景,紧紧抓住这种古今的共同点,研究运河,用好运河。”
“这座古诗词里的城市,和想象中一样美好”
——2024《中国诗词大会》选手 张可儿、姜敬曦
张可儿(右) 姜敬曦
还记得,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舞台上,诗词达人们带观众领略世界上“含诗量”最高的大运河,品味运河原点城市的“诗意盎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昨日,在“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来自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两位小选手张可儿、姜敬曦现场对诗,从《早发白帝城》到《次北固山下》,开启大运河诗词模式。别看他们年纪小,懂的可不少。采访中,姜敬曦说,古代诗人在大运河畔写了很多诗,因为大运河是古代重要的枢纽,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运河的壮丽风景,沿线的人文风情,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
姜敬曦说,虽然自己是第一次来扬州,但之前就对扬州印象很好。“飞花令里,我念过那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当他真的来到这座古诗词里的城市时,姜敬曦觉得和自己想象中扬州,一样的美好。
“昨天我到扬州,看见了一座塔,特别漂亮,后来才知道是大运塔,我想去那里看看!”姜敬曦说,借这次参加活动,他把扬州当作毕业旅行的一个目的地,“好好逛一逛、看一看这座古诗词里的千年古城,在千年流淌的古运河边,念一念那些描写扬州的古诗词!”
记者 史盼盼 张孔生 丁佐春 陈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