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江苏战略目标,泰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二次全会对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泰州提出要求、作出部署。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专责监督机关,必须增强履职尽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新目标引领新实践,以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以新作为展现新担当,为全面建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廉洁泰州贡献重要力量,提供坚强保障。
构建护航发展的纪法保障体系,切实履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找准监督的关键点、切入点。紧盯常态化疫情防控、地方政府债务、粮食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风险隐患,推进解决风险背后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聚焦服务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企业“廉通卡”制度,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专项监督,实施百企走访、清淤除障、作风提升“三大行动”,健全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交和督办机制。
构建精准有力的惩治腐败体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保持办案强大威慑。重点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坚决查处隐性腐败、新型腐败。增强办案能力水平。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查处行业性、领域性腐败问题,建立案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案件质量责任共同体。提升办案综合效果。坚持客观公正、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将贪污腐败问题与干事创业中的失误行为区别开来,加强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重拾信心干劲。
构建拒腐防变的制度防范体系,着力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注重发挥制度的根本性作用,将成熟定型的预防腐败制度作为廉洁泰州建设的根本保障。完善教育提醒工作机制。落实“三色清风卡”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提醒。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分众化的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引为镜鉴。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督促职能部门针对投融资、招投标、项目审批、规划管理、国有资本使用等重点环节加强流程再造,健全监管制度。健全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派驻机构要发挥“嵌入式”监督优势,巡察监督要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用监督执纪的力度增强制度执行的硬度。
构建长效长治的专项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健全专项治理工作机制。一体推进问题的发现、查处、整改,实现“从碎片化治理到系统化治理、从局部治理到全面治理、从部门治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统筹使用监督治理力量。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督促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把主要时间、精力、工作安排放在走村入户上,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重点深化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清风行动”等专项整治、专项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
构建权威高效的监督制约体系,推动有形监督向更加有效监督提升。加强对“关键少数”监督。探索“一把手”提醒“一把手”制度,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同下级“一把手”谈话制度,完善对市(区)领导班子成员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叠加效应。协助市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规定,完善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开展专项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坚持科学监督理念。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落细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构建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体系,推动形成以廉为美、以洁为荣的社会风尚。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构建大宣传大教育格局,推出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等活动,编织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廉网”。形成勤廉社会风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唯实唯勤”,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业意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文化,广泛开展“好风传家”“清风促廉”活动。增强廉洁品牌影响。以市警示教育基地为中心,以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家规促廉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重要节点,构建“一中心多基地”的廉洁教育格局。
构建保障履职的能力建设体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铁军。提升专业成色。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立“理论学堂”“实务课堂”“专家讲堂”,深化全员培训,强化纪法实训。组织干部深入园区改革、项目建设和基层治理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智慧办案、智慧监督、智慧管理”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保持纯洁本色。坚持依规依纪依法,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规则和程序履责用权。严查重处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严防“灯下黑”。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